来源:人气:264更新:2023-09-27 18:29:56
一趟列车正行驶在广袤的草原、林海、山峦间。
车上的人,穿金戴银,对目的地无限向往。
突然。
蒙面匪徒们上了车。
他们找到了露富的商人,拿刀抢钱,不给就打,反抗就捅。
他们找到了漂亮的女人,拳脚并用 ,扒掉衣服,肆意施暴。
想逃走?
火车行过之处,方圆百里无人烟,面对持枪匪徒,他们叫天不应,叫地不灵。
那……等匪徒们抢完发泄完,是不是就安全了?
不。
到了下一站,新一波贼人上车,把上面的事情再来一遍。
再下一站?
Again and again.
就这么,总共一周的车程,暴行持续了整整五天之久。
多人被打伤,刺伤,抢劫,强奸,轮奸……
甚至哪怕到了车站,下车后,依然会有遭到侵犯的风险。
上边这些,不是什么小说家编写的刻奇段子,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真实发生的惊天大案。
官方的事后评价:
此案件的恶劣程度,已经登峰造极。
今天要聊的这部新片,就改编自这个真实案件。
国庆档难得的生猛之作——
93国际列车大劫案:莫斯科行动
光是阵容就足够把观众的期待值拉满。
张涵予+刘德华+黄轩+文咏珊……
内地+香港的实力班底强强联手。
更别说导演——
邱礼涛。
这是他今年的第四部电影,但也是Sir最期待的一部。
为什么?
90年代,真实大案改编,犯罪类型题材。
熟悉邱礼涛的,都会想知道。
这片的空间有多大。
上限有多高。
尺度,会有多猛。
可,毕竟来到内地,脱离了港片环境。
国产犯罪片的脉。
邱导还能号准么?
这部电影,可能就是答案。
01
狠。
是Sir对这部电影的第一印象。
不只说电影,更是指它背后的案件——
1993年震惊中外的中俄列车大劫案。
案件本身的传奇性,就已经给电影改编提供了最好的底本。
1993年5月26日,北京通往莫斯科的K3/4次国际列车发生了惊天大案。
前后四伙不同的匪徒,从不同的车站上车,依次,轮流对车上的乘客实施殴打、抢劫、强奸甚至轮奸等暴行,长达五天之久。
从事后的审判就能看出,当初的涉案人员数量之多,规模之大,罪行之严重——
七十多人被抓,三十一人被判处包括死刑在内的无期以上重刑,十四人被判处十年以上。
电影在开场十多分钟,几乎完全还原了当时的场景。
甚至更极端。
踩点,传信,行动,都还只是常规流程。
一个女劫匪因为看另一个女乘客化妆不爽,就扒下对方衣服,让同伙对其施暴。
一个受害者反抗,打斗中跳下了火车想逃。
劫匪们忍不了,宁愿拉下制动停下火车,也要追出去打受害人,只为泄愤。
为了一枚戒指,就能断人手指。
但你以为这是电影的创作?
不,都改编自案卷上记载的真实情况。
在没有法律的阴暗角落,暴戾程度会指数级上升。
这种狠,不仅仅存在于开头,也贯穿了整部电影。
真实历史中,中国警方因为在俄国没有执法权,只能智取。
他们兵分两路,一边争取莫斯科当地华人的帮助,一边在列车上卧底打探消息,最后在俄国警方的帮助下,逐个地把几个首恶抓住,控制,然后秘密带回国内。
但电影在真实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很有商业性的改编——
像罪犯的狠,已经让观众get到了,那观众激起的怒,也必然要用电影的“狠”发泄出去。
比如列车上。
真实的中国警方是假装成北上的倒爷,携带用于制作“饺子”的擀面杖等器具防身,准备在列车上蹲守劫匪,保护乘客。
(庆幸的是这趟旅程一路平安)
但在电影里,直接开打。
警察们装成劫匪的同行,把独自行动的一撮毛(张本煜 饰)打到认怂逃离。
拳拳到肉,掐脖子暴揍,观众想看的,都满足。
比如莫斯科街头。
现实中,在莫斯科的行动,中国警方主要是配合俄方,与本地华人沟通交换讯息,利用情报偷偷埋伏抓人。
合作效率高,但也是真憋屈。
电影在这之上,增加了跟踪与反跟踪的街头智斗。
还有街头的飙车,下水道的摩托车特技。
至于枪战、爆炸。
应有尽有。
甚至结合当时混乱的社会大环境,以及匪首们准备“大抢一波逃往国外”的计划。
把俄罗斯联邦安全部、前东德的杀手,以及莫斯科赌场抢劫案,全部牵扯进这个故事里。
相较于真实案件中比较分散的几个劫匪团伙,电影在保留了案件原型细节的同时,把人物关系线索拧成了一股绳——
有师徒反目成仇,有最难消受美人恩,有卧底挑动黑帮火并。
到了最后还贡献了几场令人揪心的大场面。
当正邪双方在航天中心炸飞机,在铁路换轨站持枪对峙时。
情绪的拉扯,才足以逼出所有人压抑许久的愤怒。
《莫斯科行动》在用一种更极致的方式,写一个更多人会感兴趣的故事。
无愧于这个档期最成熟的商业片。
02
当年参与案件的老警察曾经坦言,在莫斯科抓其中一个匪首,是他最危险的经历。
他枕边放着一杆鲨鱼枪。
随时准备拿起就用。
而这样一个狠角,自然会被编剧着重照顾。
不仅从其他匪首经历上取材,重新捏合了人物关系,还写了他的前史,把他塑造成为电影中最主要的反派——
苗青山(黄轩 饰)。
对于过往都以正面形象示人的黄轩来说,如何演出苗青山身上的那种“疯狗感”?
导演不愿放弃演员身上的儒雅气质。
所以,用到了音乐。
开场的苗青山就与众不同。
身上带着随身听,耳机里播着古典乐,平时待人如沐春风,喜欢穿西装带着女友去参加音乐会,听肖斯塔科维奇,品味不俗。
但另一边,取下耳机,极为敏感与情绪化。
稍微一点点波动,就能露出獠牙,毫无顾忌。
比如因为陌生人一句指责,哪怕自己有错在先,也能偷偷追到人家里,杀人泄愤。
不仅对陌生人狠,对自己人也狠,哪怕对方是好兄弟。
这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变态。
一个细节。
他和人相处,哪怕谈的是杀人越货的生意,都是带着笑的。
因为原生家庭,因为社会动荡,苗青山在片中代表的。
不仅是一种黑道极致的恶。
更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亡命之徒。
但一个商业片的好看,终究不可能靠故事的黑与白。
必须有灰。
如果说张涵予饰演的警方是白,黄轩饰演的苗青山是黑。
那刘德华饰演的瓦西里,就是灰。
电影最下狠手的一个角色。
当年,有些华人群体会给身在莫斯科的中国警方提供帮助。
电影以此把瓦西里的故事大大扩容——
他不仅同样被时代抛弃,还被家庭绑架。
他是老蛇头(偷渡客组织者)、劫匪、商业掮客,在莫斯科当地混得风生水起,甚至还是苗青山的师傅,曾带他入行,两人一度亲密无间。
但另一边,他也是在国内有案底,被通缉的走私犯,是当年在深圳被抓,靠出卖同伙获得减刑的告密者。
他因为坐牢妻离子散,如今也因家人失散,被出狱后的苗青山轻松拿捏。
所以当中国警方和苗青山同时找到了瓦西里的时候,他的两难更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感。
帮警察,虽然大义凛然,但自己还是回国就会被抓,而且家人可能仍有危险。
帮苗青山,与虎谋皮不说,自己在莫斯科的积累也会毁于一旦,被吃干抹尽。
而与利益的抉择同样煎熬的,是他向善与向恶的无措,他不愿再一条道跑到黑,可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也并非易事。
这个角色,可以说是刘德华近年来发挥空间最大的一次尝试。
他是一个游走在家国两难边缘的囚徒。
同时,他也是解开这个案件真相的钥匙。
在电影的整个追凶过程中。
他与警方,与匪徒间的拉扯与角力,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。
可能会有人问,明明有真实原型,为什么还要把电影中的角色,都逼到这种极致的困境中?
是导演的恶趣味嘛?
不。
因为大多数人对那个年代的认知,往往停留在书本、报刊文字介绍中。
甚至可以说,这个案件对于当下观众而言,是一种认知颠覆。
导演的选择,并非一意孤行,而是试图把握住那个疯狂情绪下的时代脉络——
国内改革开放十多年,商品大潮袭来人人向钱看,又遇上前苏联解体社会混乱,经济处于恢复重建期。
那是一个属于“冒险者”的时代。
真实案件中,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。
列车大劫案中的穷凶极恶的女匪徒,早年不过是一个北京西单摆摊卖货的待业青年。
在那个北上去当国际倒爷,一趟就能成“万元户”的诱惑下。
没几个人能不“发疯”。
电影中,不论是苗青山,还是瓦西里,都是社会变革后,下海淘金者的一份子,胆小的干倒爷,胆大的组织偷渡,走私,乃至于打家劫舍,杀人越货……什么来钱快干什么。
这一点,深港边境、中俄边境,没有区别。
甚至回到最开始的问题,为什么案件会发生在这趟中俄国际列车上?
固然有制度的空子:车上中国人没有安保。
因为按照法律,中国乘警会在二连浩特下车,车上安保由他国警方接管。可当时蒙古、俄罗斯,没有在列车上配备警察的惯例(一般由车站所在地的警察负责),警察也不爱管中国人的事情。
但也有另一个真相:
当时的这趟国际列车上,充斥着各种蛇头、偷渡客、投机者,他们很多干着非法营生,不少人遭到侵害也不太敢声张。
而且,相比较震惊中外的5.26大劫案,这趟车上的犯罪活动,出现得还要更早。
从开始的小偷小摸,到强抢明夺,再到后来的组团作案,分工明确,匪徒间甚至还会合作共享,讲究“先来后到”,“礼尚往来”。
野心被激发,贪欲在暴涨。
这不是偶发事件,是必然结果。
不如说,当人性足够扭曲,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都会对它俯首投降。
03
当然,疯狂的表象之下。
Sir最感兴趣的。
其实还是电影对时代的回眸。
我们在一个困顿的时代里回望过去,回看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,所看到的,会仅仅是怀旧吗?
当然不是。
有时我们看到的是希望,在那个“一切皆有可能”的社会里,我们能看到人们最原始的力量。
有时我们看到的是迷茫,在那个“未来不确定”的环境中,我们能看到多少人因困惑而绝望。
而《莫斯科行动》呢?
邱礼涛想追问的是:信仰崩塌之后,人究竟该怎么办?
没错。
影片里出现了不少时代符号,看起来是在“怀旧”。
比如音乐。
邱导开场就用了黑豹的《无地自容》以及录像带质感的画面,带观众回溯90年代的北京。
在俄国场景里,也多次出现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《山楂树》《喀秋莎》等时代歌曲。
比如场景。
列车停靠俄国车站,当地百姓会聚集在铁路两旁购置倒爷们带来的中国日用商品。
莫斯科大街上,充斥着社会解体的混乱,失业的人群在集会游行,卫国战争的老兵要上街乞讨。
甚至还有改编自真实故事“车皮换飞机”的桥段:
只要有钱,军队的战斗机,也可以公然倒卖,还附送飞行员……
电影用一种“他者”视角,向观众呈现了社会转型期的混乱与真实。
但。
在这样混乱与真实的表象下,挥之不去的阴影,却是信仰的破产,是人与人之间,丧失了最基本的“相信”。
有一个细节导演刻意而为之——
莫斯科街头的追车戏。
两辆车最后飞起,撞倒了的,是伫立在街头的伟人像。
就像黑豹《无地自容》里的那句歌词:
不再相信 相信什么道理
人们已是如此冷漠
不再回忆 回忆什么过去
现在不是从前的我
在那个年代,信仰和共识在急速解体。
人们在诱惑中疯狂。
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中,逐渐丢失了自我。
所以电影结尾,瓦西里的选择,看似是一种自由意志。
但更像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。
为什么?
因为风险与机遇,后者看似诱惑满满,但前提是你要扛得过前者的反复捶打。
而对于瓦西里来说。
作为一个全身披满了盔甲,谁都不去相信的人,本来可以毫发无损地独善其身,但,他却有软肋被人发现了。
关于他的命运,Sir不想剧透太多,只说一个电影最狠的细节。
影片结尾。
在换轨站的枪战与对峙时,希望被打碎了。
仿佛变成了一种隐喻。
当然。
熟悉邱礼涛的都知道,作为港片如今的代表人物,他始终保留着香港电影的作者气质。
聚焦个人轨迹,感慨生死别离。
对阴暗角落的人性微光,始终有着一丝尊重与怜悯。
所以在Sir看来,瓦西里的结局,反而可以理解成来自导演的仁慈和善意——
一个被大时代裹挟的人,碰到了不可抗力。
一步步被逼入绝境。
早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。
那我就替你遮住双眼。
假装看不到自己举起的白旗。
就像最近很多人在津津乐道的那首歌:
《大梦》。
有人在听到“如果生命只是大梦一场,你会怎么办”时便释然了,仿佛找回了面对这段困苦人生的力量。
毕竟。
只有假装“一切都好”,假装“一切是空”。
才能骗得了自己。
继续走下去
Copyright © 2021 牛仔影院